福建三明敬老院提升改造力度大 农村老人幸福多
中国社会报 2019-12-03 16:12
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很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面临养老难题。今年以来,三明市民政局党组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三个聚焦”要求,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线,坚持边学边改,从建立制度、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先行试点等方面入手,狠抓乡镇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下大力气破解群众最关切的农村养老问题。
突出资金保障
确保养老设施转型升级见成效
针对原乡镇敬老院投入不足、运营不佳等问题,三明市民政局在加大力度向上争取资金的基础上,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消防和适老化改造,推动乡镇敬老院逐步实现高质量社会化运营,转型升级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共向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2160万元,重点用于推进乡镇敬老院提升改造。获中央财政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奖励资金100万元,争取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老年人福利类项目资金676万元,重点用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其中,下达4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指标,每个补助100万元。积极争取省级乡镇敬老院床位使用率达标奖补资金支持等,9月,建宁、沙县、永安、宁化4个县的42所乡镇敬老院通过省民政厅组织的床位使用率达标第三方评估,争取奖补资金584万元。
在满足农村特困人员入住的基础上,面向社会老年人开放,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乡镇敬老院提升改造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嵌入照料中心功能,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将专业化养老服务延伸至农村幸福院和居家老人,承接低保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完全失能老年人购买服务,三明市乡镇敬老院床位平均使用率提高至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该局还梳理出全市2020-2022年乡镇敬老院提升改造和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储备项目20个,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夯实了基础。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建制村覆盖率提高至62.7%。
突出服务管理
推行社会化连锁运营见成效
为改变乡镇各自为战、管护水平低的状况,在完成“三个一批”消防安全达标整改基础上,三明市已有7个县(市、区)与专业化养老服务企业签订乡镇敬老院连锁化公建民营协议,公建民营期限最长达20年。同时,政府给予减免租金水电费、购买养老机构责任险、增设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扶持,乡镇敬老院社会化运营床位占比提高至40%。乡镇敬老院全部与乡镇卫生院签订医养合作协议。
沙县、宁化等地乡镇敬老院连锁化运营经验在全省民政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永安乡镇敬老院连锁运营项目入围全国首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获中央预算内补助800万元。
突出制度建设
落实扶持优惠政策见成效
三明市民政局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优惠政策,出台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相关文件,在经费投入、土地划拨、规费减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社会力量投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探索采取政府向养老机构购买床位、政府发放服务补贴由服务对象自己选择和政府提供养老机构等多种方式。
各地先后出台加强乡镇敬老院运营管理的实施意见,实施挂、帮、助“三叠加”“光伏+养老”等做法,增强乡镇敬老院“造血”功能,推动可持续发展。
沙县、建宁县等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提高至分散供养的两倍,鼓励特困人员集中入住敬老院。沙县还将低保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完全失能入住乡镇敬老院的老年人,纳入临时救助范围,每人每年补助6000元-1.2万元。
大田县广平镇颐养中心
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后,既改善了农村特困供养老人的生活质量,又让社会老人享受到机构养老服务。完善乡镇敬老院法人登记制度,全市乡镇敬老院法人登记率达94%,全市乡镇敬老院床位使用率提高至58%。
突出试点先行
探索创新服务模式见成效
以乡镇敬老院为主要平台,在全市启动“三社联动”助力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丰富入住老人的精神生活。市、县两级均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和定期巡访制度。
在推进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程中,宁化、建宁等县开展了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民非组织登记,破解农村养老资金筹集、购买服务、接受公益慈善捐赠等难题。
沙县乡镇敬老院连锁化运营、“农村幸福院+乡村乐龄学堂”经验在全省推广;宁化县创新“四化”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全省民政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大田县探索出“山区养老服务110”模式,获评全国养老服务发展典型案例。